首页
乡城县全力构建“六明确六到位”工作格局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走深走实走细
2022-08-09 04:14:00
来源:
乡城县人民政府
阅读数:
253次
字号:
收藏
打印
分享: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温馨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根据甘孜州委、州政府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决策部署,乡城县委县政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贯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力构建“六明确六到位”工作格局,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走深走实走细。

明确组织机构,确保组织领导到位

乡城县及时编印《中共乡城县委办公室、乡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的通知》。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系统统筹实践行动。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陆续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组建专人专班,落实主体责任,严明纪律要求,细化责任分工,突出重点内容,明确任务时限,突出工作实效,为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明确工作机制,确保安排部署到位

乡城县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立体覆盖”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模式,横向建立县实践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级各部门的联络机制,纵向建立县、片区、乡(镇)、村(社区)四级联络机制,立体建立“各级党委书记(党组书记)、第一书记(驻村队员)、村支部书记、联谊责任人、村民群众(特殊群体)”五级主体联动机制。做好“四个坚持”,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与日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坚持定期组织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专题工作会议、“石榴籽”工程工作推进会、业务培训会等;坚持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重要精神常态化长效化;坚持紧扣目标、紧抓任务、统筹推进,真正做到融合抓、系统抓、用心抓,奋力开创乡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局面。

明确联谊方式,确保职责履行到位

乡城县采取“1+2+N”模式联谊和“就近就地”调配原则,坚持“县指导、乡(镇)实施”,以农牧民家庭为主体,建立全县2307名公职人员全覆盖联谊4817个户籍家庭常态机制:各乡(镇)联系县级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按照联系乡(镇)实际情况进行联谊任务分配;各乡(镇)联系单位主要责任人联谊联系乡(镇)户籍家庭,根据“1+2+N”模式进行分配后若有剩余,则采取“就近就地”调整;各单位下派的第一书记、驻村队员不进行调整,联谊驻村农户(全县12个重点关注村和37个脱贫巩固村,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合计50名);统战系统61名干部联谊僧侣家庭为主。对社区流动户采取“谁管理、谁联谊”工作模式,由主管监管部门统筹调配。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启动以来,乡城县32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已全部完成首次入户联谊工作,形成以上率下、率先垂范的工作格局。全县10个乡(镇)、3个片区工委、49个县级机关部门、12个省州驻县企事业单位、4个寺管会(所)、4所学校、援藏办,总计2307名公职人员积极响应、迅速落实,深入4817个户籍家庭以及敬老院、孤儿院等全覆盖开展首次入户联谊工作。通过合拍“全家福”暖民心、互加微信传政策、互留电话拉家常、宣讲故事感党恩、解决难题办实事、登门拜访叙情谊、展望未来话愿景等方式,详细掌握联谊家庭基本信息、家庭状况和困难诉求等,摸透摸实摸细《基本信息台账》《工作台账》《困难诉求台账》,积极引导联谊家庭自觉传承好家风、培育好家庭、创建好家庭,培育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通过第一轮全覆盖联谊行动,进一步增进了干群关系,营造了互通互融、互学互近、互促互进的良好氛围。

明确把握重点,确保工作成效到位

乡城县扎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以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为抓手,引导各族群众进一步增强在思想上高度忠诚核心、感情上衷心拥戴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的定力,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以培育家庭家教家风为重点,实行每日一动态、每周一专报、每月一清单工作机制,稳步推进“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三交相融的团结格局”等工作内容落地落实,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有形有感有效。以纾困解难惠民为重点,收集联谊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诉求,建立联谊家庭困难诉求台账,力所能及为联谊家庭排忧解困。以“法治、德治、自治”为重点,坚持“送法进家门,法治入民心”法治教育工程,推行“法律图片顾问”服务机制,引导家庭成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着力培养“一户一名法律明白人”。聚焦“三农”工作,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主动融入全州六大产业带成片成规模发展,按照“引企业、建基地、转土地、创品牌”思路,促进苹果及其制品、藏梨及其制品、松稞茶、藏香猪、藏鸡、松茸、葡萄酒等农特产品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就业创业,培育特色民宿,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着力培养“一户一名致富明白人”。以“石榴籽”工程为重点,全覆盖挂牌成立由第一书记或驻村队员、村支部书记负责的“石榴籽工作室”,采取村(社区)第一书记(驻村队员)、村支部书记、“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的方式组建“石榴籽工作队”,探索“一室一队+网格+数据库”工作模式,建立群众“点单”、工作队“派单”、工作中心“接单”、职能部门“解单”、最后群众“评单”的“五单”服务机制,不断深化服务群众工作能力,大力发扬紧密相连、永不分离、抱团取胜的“石榴籽”精神,目前全县10个乡(镇)石榴籽工作中心、60个村(社区)石榴籽工作室授牌暨挂牌仪式陆续顺利完成。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围绕红军长征在甘孜、十八军在甘孜、红军在乡城等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收集整理红色图文、故事、民歌,推出“百年党史百年讲”“学党史·寻乡城记忆”“百年乡城大变化”等红色专题,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走进寻常百姓家。以为构建大宣教格局重点,找准实践行动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着重从新闻宣传、理论宣讲、社会氛围、文化引领、舆论引导等方面发力,大力宣传促进各族群众团结进步的先进事迹,营造浓厚氛围。

明确宣传方式,确保宣传造势到位

为切实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全县动员、上下同心、人人参与实践行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乡城县着力构建“六六”宣教格局,即充分利用村组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民夜校、农家书屋、综治中心、便民服务室等“六大阵地”,整合帮扶单位、驻村队员、村干部、“田园乡音”贤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石榴仔”工作队等“六大力量”,依靠群众大会、家庭座谈会、志愿服务日、农牧民星期天、“大走访”“延媒行动”等“六大活动”,举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民族团结进家庭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优秀工作者、“五比五争”“最美石榴籽”“互助友爱”等“六大评比”,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红色故事、政策法规、党史国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六大宣讲”,创新电视媒体、户外广告、短信平台、宣传资料、文化走廊、“村村响”等“六大载体”。切实推动以良好家风推淳朴民风、促文明乡风、带团结社风,坚持“大众化”和“分类化”相结合、“精品化”和“精准化”相结合,针对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青少年学生、特殊困难群众等不同群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广泛宣传党中央治藏方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民族宗教政策知识、法律法规等,将民族团结深深根植于各族群众心中,延伸至“最后一公里”。乡城县结合不同时段重点工作,编印藏汉双语《地质灾害防治小知识入户宣传手册》《家庭成员须知手册》《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手册》《民族团结政策“一本通”》《民族团结法律法规“一本通”》《民族团结惠民政策和产业项目投入“一本通”》等宣传资料,并发挥乡(镇)石榴籽工作中心、村(社区)石榴籽工作队力量,纵深推进宣教工作。

明确标准要求,确保督促指导到位

乡城县多措并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督导检查,建立县级领导负责面上总体督导、片长负责制片区督导、铸领办日常常态督导、县委巡察办巡察督导、片区工委巡回督导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两周一推进会的工作机制,聚焦存在的问题不足和短板弱项,狠抓问题整改,强化督导问责。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县3个片区、10个乡(镇)首轮督查指导工作。经督查,发现存在工作体制不健全、工作推进不平衡、方法措施不精准、宣传载体不适应、宣传氛围不浓厚等共性问题,要求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